爱游戏官方app下载美国关税重拳下的电子产业:供应链危机与市场变局

  新闻资讯     |      2025-04-19 01:17

  爱游戏官方app下载美国关税重拳下的电子产业:供应链危机与市场变局近期,美国政府对华关税政策的频繁调整引发了全球电子产业链的剧烈震荡。4月10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中国进口产品关税提高至145%,然而在48小时内又公布了部分豁免清单。随后,又释放出对关键科技产品加征“特别重点关税”的信号,这一系列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及其对供应链的深远影响,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格局。从电视到智能手机,从显示器到笔记本电脑,各领域企业均面临着成本上升、供应链重组以及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多重挑战。

  近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125%关税,这一政策预计将冲击年规模超千亿美元的电子产品市场,导致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游戏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价格大幅上涨。

  从市场来看,美国电视市场年销量突破4000万台,该市场由三星和LG两大韩系巨头主导,合计占据约50%的市场份额。Vizio(约11%)是唯一跻身前列的美国本土品牌。中国品牌海信、TCL则凭借性价比优势持续扩张,而日系的索尼和三洋则分别固守高端和入门级市场。

  在PC市场,2024年美国PC(包括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全年出货量达到6921万台,同比增长5.2%。惠普、戴尔、联想分别以25.3%、22.8%、17.2%的市场份额位列前三。联想的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2.8%,远超惠普的0.6%和戴尔的-4.1%。苹果在美国PC市场的占有率达14.8%,较2023年增长15%,排名第四。

  在智能手机市场,2024年第三季度,苹果以54%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三星以22%的份额位居第二。摩托罗拉成为最大黑马,市场份额增速达到21%,跃居第三。谷歌以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而其他品牌的合计市场份额仅为7%,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值得提及的是,美国市场对中国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极高。按进口价值计算,美国以下电子产品主要依赖从中国进口:笔记本电脑(占比66%,2024年进口价值320亿美元)、智能手机(73%,410亿美元)、锂离子电池(70%,160亿美元)、电脑显示器(79%,50亿美元)以及游戏机(86%,60亿美元)。

  这意味着对于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和企业来说,几乎找不到非中国产品的替代品。如果特朗普对中国征收125%关税的政策持续下去,那么价值约10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价格可能会直接翻倍。这将显著增加企业的采购成本,并可能迫使它们提高产品价格,从而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大的通胀压力。

  随着“对等关税”政策的实施,供应链将加速重构。群智咨询分析认为,若亚太地区关税全面上调,全球供应链将加速转移与重组。在此背景下,墨西哥、巴西、土耳其、埃及等新兴制造枢纽的地位愈发凸显。与此同时,中小型品牌的竞争力将被削弱,而具备供应链韧性的品牌将显著提升其竞争力。

  具体而言,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消费市场,年销量超过4000万台,是各大品牌商的必争之地。然而,高关税政策正深刻改变电视产业的供应链布局爱游戏官方网站。墨西哥凭借美墨加协定(USMCA)的零关税优势,正迅速崛起为北美市场的核心供应枢纽。三星、LG、海信等头部品牌已提前在墨西哥布局产能,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据业内人士透露,LG电子决定推迟在越南、印尼的扩产计划,转而将生产转移至墨西哥。这一决策的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对越南征收46%、对印尼征收32%的高关税,这彻底抹去了东南亚的制造业优势。

  显示器方面,越南目前集中了主要的海外产能,但其未来发展取决于关税水平。如果美国对越南的关税维持在30%以上,产能可能会向墨西哥、巴西等地转移。从品牌来看,三星、LG等韩系品牌在亚洲以外地区的产能布局较为完善,受冲击较小;部分品牌则考虑暂缓北美机型出货,中小品牌可能因成本失控而退守市场。

  笔电产业链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经历多轮关税加征后,越南笔电出口成本已达各国次高水平,叠加本土供应链短板,ODM转移战略陷入停滞。2025年,美国要求笔电PCBA(印刷电路板组件)海外组装,代工厂需加速转移,但当年海外产能缺口仍达14%。北美市场将面临供应短缺与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抑制需求增长。尽管美国市场对高性能笔电的需求升级,但成本攀升或迫使品牌商回流本土,进一步推高终端价格。

  平板电脑整机代工产能仍集中在亚洲,但美国市场波动对苹果、三星等头部品牌影响显著。若关税政策落地,这些品牌需调整供应链以平衡成本。

  在智能手机市场,谷歌、苹果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高,而中国品牌受影响相对较小。目前智能手机产业呈现双轨发展:一方面继续在东南亚扩产,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巴西等近岸外包选项。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引发了面板产业链的“抢跑”效应。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三星、TCL等品牌为提前备货,大幅增加了面板采购量,导致库存水位超出安全线周。

  根据奥维睿沃的数据,头部电视整机厂的面板采购量显著高于去年同期。原本2025年第二季度的面板采购计划维持积极态势,但随着电视企业和渠道库存的大幅增加,整机厂维持当前采购计划将面临较大的库存风险。

  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面板厂商一直维持81%-83%的高产能利用率,部分原因是中国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带动了LCD电视面板的需求。中国电视厂商为降低关税风险,已加速对美国市场的生产与出货,这推升了2025年初的需求,尤其是75英寸及更大尺寸的LCD电视面板。

  然而,由于担忧美国可能自4月起实施的新关税政策,加上显示面板需求的不确定性,个人计算机与电视整机制造商已减少面板库存采购,部分厂商甚至减少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面板订单。Omdia原本预期4月产能利用率将维持在82%,5月降至78%,但随着中国部分TFT LCD制造商计划延长五一劳动节假期,5月利用率可能进一步下滑至75%。

  从产品价格来看,据TrendForce公布的4月上旬面板价格显示,电视面板价格维持稳定;显示器面板价格继续上涨;笔电面板价格则持续持平。

  Omdia显示研究总经理谢勤益表示,随着需求放缓及关税影响的不确定性,面板厂商正从原先的高产能利用率模式,转回按单生产模式。此策略应有助于在需求减弱之际稳定面板价格。然而,由于过去六个月面板价格持续居高不下,电视与个人计算机品牌商及代工厂可能会要求进一步降价,以抵消美国关税带来的冲击。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短期来看,国补、低价备货、关税、品牌端产能调整等因素使得TV面板需求仍相对旺盛。预计2025年4月起,TV面板价格将转向平稳但仍相对较高,产能利用率则可能有所回调。面板厂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利润端仍有望表现相对积极。

  行业周知,显示器通常以成品形式出口到美国,因此不会直接受到关税影响。然而,如果对成品征收关税,可能会间接导致需求减少,并对供应价格产生下行压力。

  目前,显示面板生产线主要集中在亚洲以外地区,而绝大部分关键零组件都在中国设立生产据点,以实现就近供应。显示器用相关半导体零组件也主要在亚洲生产,并未直接出口到美国。因此,在当前的关税冲突中,现有的液晶显示器面板及相关零组件供应链暂时未受到波及。

  不过,中国已宣布对美国实施对等关税的反制措施,将对自美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对等关税。这可能会影响美系光学膜片厂商及AMOLED有机发光材料供应商的供货。部分美系材料供应商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并未在中国设立生产据点,而是通过进口方式与中国面板厂合作。中国对美加征关税实施后,材料成本将大幅上升,可能会影响中国面板厂使用美系材料的态度。

  关于在美国建厂的问题,业内人士称,美国的劳动力成本较高,且缺乏大型成品制造基地,因此在美国建立模组工厂的动力不足。模组厂与面板厂相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为组装和检查工序是主要工序。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大部分模组厂都选择在智能手机、显示器等成品工厂附近设立。这也是为什么三星显示的模组工厂位于印度诺伊达和越南北宁省,这两个地方是三星电子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

  友达光电董事长彭双浪指出,面板厂建厂属于重资本投入,产品必须有一定的毛利才能符合成本效益。此外,美国根本没有面板上下游产业,可以说是缺乏基础设施和供应链。在这种情况下,面板业赴美设厂可能会越做越亏,通过全球布局反而更加实际。

  其进一步解释,厂商不可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到美国设厂。毕竟,选择在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进行生产,是过去40年全球化进程的结果。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需要灵活调整供应链布局,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和市场环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